橡膠制品產生氣泡是生產過程中常遇到的問題,制品表面有氣泡,不僅影響美觀,還影響質量。模壓型制品產生氣泡原因有多種,有硫化參數、模具結構、操作工藝、膠料中含有水分或氣體、制品的厚度等,那么在實際生產中應該如何解決呢,下面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常見的原因及解決方案。
一、模壓制品產生氣泡的原因分析:
主要原因有:
1、材料的問題, 橡膠材料來混煉、 儲存、 使用過程中有濕氣, 濕氣未排除, 導致產生氣泡,或天氣變化原因受潮。大多數原因可能是原材料有問題, 換另外一個批次材料試試 ;配方添加排氣劑或吸潮劑(氧化鈣)。
2、有氣體裹入膠料,氣體不易排除,硫化產生氣泡。
3、模具排氣孔設置不當或者堵塞也會產生氣泡,排氣的時候沒有排好(改善膠料排氣槽,模具解構盡量簡單化不留死角)。
原材料在煉膠中, 空氣被裹附在材料內部, 導致在加工的過程中, 材料和空氣一起進入模具,假如模具沒加排氣槽或加工中沒有設置排氣工藝的話, 空氣很容易被困在模具里面, 使得產品產生氣泡或氣孔。
4、生產橡膠制品,硫化后有氣泡,可能是橡膠配方中的問題,把材料搭配合理,適當添加有助于排氣的材料(再生膠、膠粉、排氣劑、氧化鈣等)。
5、橡膠與金屬粘接不良會引起粘結部位殘留大量氣體。
二、橡膠制品硫化時有氣泡原因
1、橡膠混煉不均勻,操作工不規范。按照合理的加料順序和薄通次數以及停放熟化后的回壓工藝。
2、橡膠膠片停放不規范,環境不衛生。管理不規范。外來的雜質。
3、材料有水份 (混煉時加點氧化鈣 )
4、硫化不充分,不熟看起來有氣泡。
5、硫化壓力不足。
6、硫化劑雜質較多,小分子的雜質提前變成分解,氣泡殘留制品中
7、模具本身排氣設計不合理,膠料沖線時氣不能及時排出 !
8、制品太厚,膠料過少,橡膠傳熱慢,外表硫化后,橡膠流動性下降,造成缺料,所以就可能產生氣泡。調整好硫化速率,不易過快。
9、硫化過程中排氣沒排好。改善排氣次數和排氣時間間隔。
10、配方問題,硫化體系要改善。建議選擇低溫慢速(相對)。
解決辦法:在硫化壓力和時間上加以改善
a、延長硫化時間或提高硫化速度。合理的硫化溫度范圍。
b、硫化前薄通幾次。停放熟化再回壓。
c、硫化時排氣次數多一點。排氣時間間隔合理安排。
d、降低混煉膠的門尼,選擇氣密性小的膠料(生膠或配方搭配降低氣密性)。
11、橡膠-金屬粘接不良會引起粘結部位殘留大量氣體,加壓時氣體收縮。一旦撤去壓力, 氣體擴散,橡膠層較薄且面積較大的橡膠和金屬之間會出現氣泡。
三、橡膠產品表面有氣泡的原因分析
1、有水份 (混煉時加點氧化鈣 );
2、未充分硫化,不熟看起來有氣泡;適當延長硫化時間看看效果
制品硫化不充分,導致橡膠制品表面有大氣泡,割開其內部呈蜂窩海綿狀
1、延長硫化時間,提高硫化溫度,保證硫化時有足夠的壓力;
2、調整配方,提高硫化速度;
3.硫化劑雜質較多,小分子的雜質提前變成分解,氣泡殘留制品中 ;停放24小時回壓以下試試。
4.模具本身排氣設計不合理,膠料沖線時氣不能及時排出;適當增加膠料排氣孔,有助于氣體排出。
5.分散不良;添加分散助劑,停放回壓或加料順序。
6.膠料塑煉時間長,產品硫化時也有氣泡。降低膠料高溫一直在輥上來回壓片次數。
三、有氣體裹入膠料,氣體不易排除,隨膠料一起硫化,從而在制品表面出現氣泡
1、增加模具合模后放氣次數;
2、對模具進行抽真空;
3、提高混煉膠的溫度;
4、采用門尼粘度較高的橡膠;
門尼粘度反應橡膠加工性能的好壞和分子量高低及分布范圍寬窄。
門尼粘度高膠料不易混煉均勻及擠出加工,其分子量高、分布范圍寬。門尼粘度低膠料易粘輥,其分子量低、分布范圍窄。
門尼粘度過低則硫化后制品抗拉強度低。
門尼粘度-時間曲線還能看出膠料硫化工藝性能。
5、入料前挑破膠料上的氣泡;(較原始)
6、改進開煉機混煉工藝,盡量避免氣體混入膠料;
7、改進注壓條件,使膠料能較慢的進入模具型腔;(一般不可取,易產生缺膠現象)
8、改進模具的排氣槽、溢料槽等;